精细动作和大运动一起成为宝宝运动的两个方面。对人脑的研究结果发现,与运动相关的大脑神经极为丰富,这些大脑神经又与视、听、记忆、思维和语言等密切相关。因此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其它智能的发展。小手灵巧的宝宝通常在生活自理、家务劳动、绘画和美工活动中也表现不错。
宝宝精细动作遵循由先天抓握到主动抓握,从无意识握紧到有意识放下,由单手动作到双手协调,由简单粗放到复杂精细的发展规律。
0-1岁主要完成从先天抓握反射到主动抓握的转变
完成从对掌、双手各持一物,到倒手、对击的进步,完成从无意识抓握到有意识放下的质变,完成从抓、握、拍、摇、敲、扔、撕等粗放动作到大把抓、二指捏、食指抠拨等比较精细的动作发展,宝宝在第一年已掌握了基本的手操作技能。
1-2岁是各种基础性精细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
这阶段宝宝的小肌肉动作还不够分化,手指活动的灵活性、准确性较差,但却是手的控制从不随意到随意的重要发展阶段,也是宝宝掌握精细动作种类最多的阶段,如挤、套、叠、翻、舀、剥、穿、倒、拧、插、钓、夹、粘、剪、折、撕等,要让宝宝操练广泛的精细动作。
1-1.5岁是发展单手精细动作的关键时期
这时期的宝宝习惯用单手操作,玩放嵌板、叠积木、套细孔珠、倒水等游戏时,往往是单手操作,另一只在旁边放着,单手操作比双手操作的协调性要好。经过训练,17、18月有的宝宝双手动作也比较协调,如能比较熟练地穿木珠、穿长吸管、剥桔子皮、把5号电池正负极正确地放入电池盒中。
1.5-2岁是双手协调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
这期间宝宝会比较好地完成更多的双手操作游戏,如穿卡片、用胶棒进行粘贴、解扣子、系扣子、双手倒水、熟练操作电脑和音响设备等。
2-3岁是各种精细动作进一步精确化发展的阶段
2岁后宝宝手指的力量增加了,可以玩注射器吸水推水和用压图机压图形了。小手的平衡感也发展起来,持推轮和刷子的平衡能力也增加了,可以将滚轮和刷子放平进行推刷。
手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大有提升,操作速度和力度也明显提高,可以熟练地使用筷子和剪刀,进行细小部位的精确粘贴和折纸,画出更多细节的图画,描画几何形和较复杂的轮廓,书写数字和简单汉字等。
由于观察、思维、想像等能力的发展,宝宝的手操作加入了智力开发的成份,比如用手指做造型、用橡皮泥捏造型、用积木构建造型等等,因此可以让2-3岁的宝宝玩综合启智的手操作游戏。
对于进行各种手的基本技能练习的宝宝,2岁前能完成80%的动作习得,2.5岁前基本完成全部的动作习得,2.5岁后手的精细动作主要在各种手工、美术、积木构建活动中来训练。如果宝宝精细动作落后,很大原因是训练不够全面充分。
宝宝动手能力差怎么办?
精细动作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,它的发展依靠两个方面,一是先天的生理成熟,也就是骨骼、肌肉的成熟;另一个是后天的训练,也就是教育。
如果宝宝大动作能力还行,精细动作能力稍差,很可能就是缺乏训练。越是做不好的动作,越要训练。但要使训练变得有趣,孩子才喜欢学,才会有效果。
以训练孩子使用筷子为例,可以分几个步骤进行:
一开始用扁头夹子夹体积稍大的发生米往盘子里放,放好的花生米就让他吃,这叫做“自然强化”。由于夹子使用起来很方便,也就是说成功率高,孩子会很喜欢这个游戏。
然后让孩子把五颜六色的晾衣服夹子往绳子上夹,训练拇指和食指或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対捏动作。等孩子掌握了这个动作,再让他夹手绢,难度加大了,训练的价值也就高了。等这个动作会了以后,再让他用绳穿木珠,训练手眼协调动作。
接下来再训练拿筷子的动作。这时,他的手眼协调、拇指和其它指对捏、开合的动作已有基础,学起来就不会觉得太难了。一开始可以教他用筷子夹蔬菜,进而夹肉,再夹蛋等。家长可以手把手地教,慢慢放手,孩子有一点进步就要表扬。
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要注意什么?
训练的过程开始会比较单调、重复、枯燥,但一定要坚持下去。每次时间不能太长,10分钟以为必须结束。
把单调的训练变成有趣的游戏。比如画垂线和水平线,可以说画下雨、画行人过街的斑马线;画圆可以说是画太阳——在圆的四周加上短斜线作光芒,画烧饼——在圆的上面加上点点当芝麻,等等。
可以充分利用彩色笔,笔道五颜六色,能引起孩子的兴趣。
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教他练习精细动作,情绪对孩子的训练很重要。
孩子有一点进步就表扬,不要小看小的进步,小的进步累积起来就是大的变化。这一点极其重要。